富兰克林发明了什么 探索其发明的历史与意义


避雷针,是一种用来防止建筑物、高大树木等被雷击的装置。虽然制作原理简单,但却是人类重要的发明

那么,避雷针究竟是谁发明的呢?这可能要推翻我们一直以来对富兰克林的错误认知。

很多人认为,避雷针是由富兰克林发明的。在涉及富兰克林的书籍中,总是提到他揭开了雷电的秘密,并设计了避雷针。

1749年至1751年期间,富兰克林仔细观察了云、雷电和闪电的形成,然后在1752年做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电风筝实验。

在一天雷电交加的费城,富兰克林利用风筝将大气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并使之充电,从而证明了他的设想:“闪电和静电是相同的”。基于这个实验结果和尖端接地导体放电的物理现象,富兰克林提出了避雷针的构思。1752年,避雷针在法国马利大学得到应用。

人们惯例上将富兰克林视为避雷针的发明者。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王叡,在《全唐诗》中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并不太出名。但王叡写过一本名为《炙毂子》的奇书,其中提到了一件事,这便涉及到避雷针。

原来,汉武帝时期,柏梁殿因雷电引发火灾,《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十一月乙酉,柏梁灾”。重建后,汉武帝担心再次遭受雷灾,于是一个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上,这样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

显然,这里的“鱼尾铜瓦”其实就是避雷针的雏形。

如果“鱼尾铜瓦”过于简陋,并不能与现代避雷针相媲美,那么一个法国人的记录却证明了在富兰克林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广泛使用了现代避雷针。

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写了一本名为《中国新事》的书,其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中国屋顶两端立着一个仰头张口的龙头,龙口中出现曲折的金属舌,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细铁丝,直通地下。

根据这个记载,当雷电击中房屋时,电流将优先接触金属舌,然后沿着铁丝导入地下,以防止雷击损坏房屋。

显然,与现代避雷针相比,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至少在1688年时,中国已广泛使用了现代避雷针。

实际上,汉朝时期可能并不是避雷针首次被使用的时期。在汉武帝之前,中国极有可能就已经有了避雷针的雏形,只是没有记载罢了。

为何中国人发明避雷针的功绩会被富兰克林夺走?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值得深思:一是富兰克林不仅发明了避雷针,还提出了相关理论,而这正是中国人所欠缺的,中国人专注于实用性;二是落后是原罪,缺乏话语权,因此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发明创造,但却无法得到西方的认可。

当中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时,也许在一些外国史书中,在谈论避雷针时,就会大笔一挥地写道:中国人发明了避雷针,并且使用了2000多年,富兰克林改良了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