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加今是什么字 山加今是什么字怎么读音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千年之前,诗人韦庄经过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时,将那荒凉边塞的孤寂写进了诗篇。时光流转,今天的榆林,这座曾经的边塞重镇,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山川绿意盎然,繁荣发展势不可挡。

在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7091.44亿元,成为首个超越7000亿的中西部非省会城市。这座曾经以煤矿著称的城市,如今在现代化的能源基地上加速崛起,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引擎。

——能源革命稳固产业根基。时值“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提出五周年之际,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标志着这座城市在能源领域的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科技成果纷纷涌现,曾经的西部煤城正经历着创新的浪潮,引领着中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扎根城市发展。自黄土高坡到毛乌素沙地,几代人的植绿努力将流沙牢牢固定。榆林市的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已达到93%,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升至36%,陕西省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拴住”流沙的省份。

——粮食安全被视为重中之重。2023年,榆林市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99.2万亩,位居陕西省第一;粮食总产量253.9万吨,居陕西省第二。这片曾经的苦寒之地,如今已跃升为陕西省的重要“粮仓”,展示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捧起一把黄土,跳一段秧歌,唱一曲陕北民歌,这片充满底蕴与希望的土地,正书写着新的传奇篇章。

能源革命奠定产业基础

陕西榆林,坐落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基地。2023年,榆林市的原煤、原油及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3%、5.2%和10%。

今年2月,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创建正式获得批准,榆林能源实验室和陕西省能源经济研究院也相继揭牌。能源崛起的榆林,正迎来新一轮的“聚变发展与蝶变升级”。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榆林能源革命示范区的创建是应对新时代能源安全需求、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能源的崛起带来了创新的突破。榆林的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成为了重塑传统煤城形象的里程碑。近年来,榆林引进了大量现代能源化工项目:智能矿山的建设、精细化工的布局、降碳工艺的提升、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以及风能、太阳能、储能、氢能等多种能源的融合发展。

在初秋的黄土高原,天高云淡。走进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展厅,你会看到榆林从单一煤炭开采到多能源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发展轨迹:从第一座特大型现代化高产煤矿、全球最大规模的煤基乙醇项目,到陕西首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和煤制烯烃项目。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卢巍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推动榆林的低碳化发展,专注突破‘双碳’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与替代、非化石能源的多能互补应用、工业流程的低碳化再造、数字化智能化的集成优化,构建先进的储能、氢能示范、氢与煤化工融合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四大平台,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榆林市的榆神工业园区内,管廊纵横交错,形成了现代科技的“钢铁森林”,煤炭经历了从“黑”到“白”的转变,最终成为可降解的医用骨钉、餐具和购物袋等。这幅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现代煤化工发展图景正逐步显现。

将煤炭的使用最大化,是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化转型的一条路径。在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全球最大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年处理1500万吨煤炭的分质利用项目,屹立在荒漠中。根据技术设计,煤炭将在这里被分类处理,最大程度地被利用。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宝祥表示:“‘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的产业技术叠加,使资源利用率更高、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子,拓展了煤化工发展的空间。”2023年12月22日,该企业的1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提前9天完成了设计产能目标,创造了行业纪录。

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马宏革介绍,近年来,榆林市注重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基高端化工、氯碱化工等六条产业链,积极打造“煤头化尾”的全产业链化工产业基地。

新能源也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2024年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于8月在榆林举行,氢能产业蓄势待发。风电、光伏、氢能资源的丰富优势,使得榆林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榆横工业区氢能装备制造园,陕西氢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加快建设。该公司计划在榆林投资2800亿元,打造集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生产、整车制造及氢能高端装备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氢能产业集群。

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晔表示:“我们将专注于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建设科技研发、产业投资、装备制造及标准体系四大支撑,科学有序地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榆林市长张胜利指出,榆林正紧扣“双碳”目标,以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加快现代煤化工与绿色电力、绿色氢能的耦合,全力推动煤、油、气、风、光、电、氢的多能融合。

治沙植绿夯实生态基盘

在5月,陕西省神木市的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数万只遗鸥聚集在湖心岛上孵卵,众多雏鸟陆续破壳。随着生态治理工程的推进,红碱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环境持续改善,遗鸥繁殖巢穴从2020年的2800巢增加到4500至5000巢。红碱淖已成为濒危珍稀鸟类遗鸥的最大繁殖地。

红碱淖的变迁是榆林践行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真实写照。曾几何时,榆林被风沙侵扰,土地荒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井泉被沙压,房埋沙里头”“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

耕九不收”——这些描绘了昔日榆林的严酷自然环境的诗句,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记忆。

1950年4月,陕西省政府出台了“营造陕北防带”的规划,随后允许农民承包荒沙地、荒坡地进行绿化。统计数据显示,至今榆林已累计有44万户农民承包了超过900万亩的“五荒地”。在这场治沙绿化的大战中,张应龙等一批治沙大户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张应龙扎根毛乌素沙地21年,从最初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治沙专家。他累计治理了42.8万亩沙地,将治理区域的林草覆盖度从3%提升至65%。他的治沙目标不仅仅是稳定沙漠,更在于通过产业带动来推动生态修复,形成可持续的绿化和经济发展。

今年,张应龙投资了40多万元购买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用于培育适应当地的树莓新品种。这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还能建立毛乌素沙地的植物基因库,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继承了“治沙精神”,根据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造林绿化行动,包括“三年植绿大行动”、“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和“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等。榆林市在城镇、道路和矿区等地建立了生态防护林体系,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治理,榆林的林木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升至现在的36%,全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701.5万亩,占全部沙化土地的93%。860万亩流沙已被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的平均覆盖度达到了60%。陕西省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拴住”流沙的省份。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4公里的红山之巅,是长城线上最宏大的观察指挥所,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历史上的这座高台四周曾被无垠的黄沙几乎掩埋。但如今站在“万里长城第一台”上,眼前四周绿意盎然,6万亩樟子松等常绿树木围绕着高台,仿佛一座绿色的护卫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一棵棵油松、侧柏树苗汇成绿色的方阵,浸润在陕北的土地上,塞上明珠正在以浓郁的绿意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乡村振兴稳固民生福祉

“亩产1350.36公斤!”这是陕西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经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测算,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榆林市靖边县张家畔街道阳光村的玉米增密度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高产示范田,玉米亩产达到了1350.36公斤,跻身全国千亩连片(大规模)玉米单产的第二高位。

榆林粮食产量也稳步上升。2023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位列陕西省第一;粮食总产量253.9万吨,创下历史新高,位居陕西省第二。这片曾经被称作“沙漠之城”的土地,正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粮仓”。

陕西省传统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地势平坦的关中地区,而榆林位于陕西的最北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曾是陕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榆林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和杂粮为主。在1990年,榆林地区的玉米平均亩产仅为229公斤,曾面临严峻的自然条件——“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

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酷挑战,榆林人意识到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必须“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科技创新成为关键。榆林人通过引入先进的滴灌设施和精细化管理技术,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

在榆阳区大纪汗村,4200亩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展现了先进的滴灌设施和精准调控技术。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科技手段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也优化了土壤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助力了乡村振兴。

榆林的农村经济正在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现代化农业的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得到了切实的提升。无论是丰收的田野,还是日渐兴旺的乡村经济,都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