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是多音字吗 郝读he正确吗


在荆州的东边,有一个名为江陵县的小县城。这座城市常被提及,但在这里讨论的江陵县与其他地方的江陵县不同。江陵县城坐落在一个叫郝穴的地方,而对于当地人来说,“郝穴”这个名字的读音听起来更像是“鹤穴”。这种独特的发音虽不被官方字典所认可,但在当地却根深蒂固。实际上,“郝”字并不是多音字,它的标准读音是“hao”(发音类似“好”),但由于地方方言的影响,当地人将其读作“he”(发音如“鹤”)。

郝是多音字吗 郝读he正确吗

走在江陵县的街头,随处可见诸如仙鹤桥、仙鹤楼、仙鹤大道、仙鹤商场和白鹤酒楼等地名,它们都与“鹤”字相关。那么,为什么江陵人对“鹤”字情有独钟?郝穴镇的“郝”字与“鹤”字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根据资料记载,郝穴这个名字源于郝穴河(全长超过50公里)。郝穴河曾是长江的一个天然泄洪通道,也是夏水的通江口,古代称之为中夏口,郝穴一带曾被称为“江渚”。到了西晋时期,因为羊祜(211—278年)对鹤的喜爱,这一地区被改称为“鹤穴”。《方舆揽胜》这本南宋时期的地理书详细记录了这一变更,书中提到:“(西晋时期)羊祜镇守荆州时,江陵泽地有许多鹤,羊祜常以鹤舞为宾客娱乐,后来便把这片地方命名为鹤穴。”为了纪念羊祜,当地还建了一座羊子庙,现庙址位于镇东南12公里处。由于经常有鹤群聚集,这个地方也被称为鹤渚。南北朝时期,这里被列为荆江九穴之一,名为鹤穴口。《湖北通志》记录了荆江九穴与十三口的情况:“荆江九穴十三口分流江水,宋代之前,这些穴口均有通道,因此江水灾害较少。”可以看出,这些穴口在分流洪水的也被大量泥沙淤塞,最终被陆续堵住。明嘉靖年间(1524年),最后一个“郝穴”被封堵,从此形成了一条连绵的荆江大堤。

郝穴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长江水漫过郝穴口后经过千百年的冲刷。郝穴河,又称西湖或里河。西湖的名字更为准确,因为它是内荆河的一部分,位于郝穴的西侧。西湖上有四座桥:永济桥、西湖桥、跃进桥和仙鹤桥,其中仙鹤桥最为知名。如果没有这四座桥,西湖中间将形成一个小岛——西湖垴。西湖垴这块高地,就是郝穴的最早源头。

《江陵县志》记载,因当地方言中“鹤”与“郝”发音相近,“鹤穴”这一名称演变成了“郝穴”。尽管在官方文书中仍然使用“鹤穴”这一正式名称,但在地方历史中,郝穴作为地名的使用并不鲜见。明万历十年(1582年)设立了郝穴司,这是史书中首次记录“郝穴”这一地名。1609年3月18日,明公安派著名文学家袁中道在《东游日记》中首次提到了“郝穴”。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郝穴设立为镇。1942年,名称被改为“合协”,1945年改为“鹤鸣”,1946年又恢复为“郝穴”。1998年,郝穴成为县政府的驻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气候变化使得当年羊祜所喜爱的仙鹤再次回到郝穴,重新在这里栖息和觅食,翩翩起舞,显示了郝穴与“鹤”之间的深厚缘分。

附:仙鹤楼

仙鹤楼位于西湖的西岸,坐北朝南,楼体呈六角形,采用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设有四重飞檐,共四层,内部有旋转楼梯。三楼的窗楣上悬挂着“仙鹤楼”字匾,顶上则有一只展翅飞翔的仙鹤。底层有六根立柱,并配有回廊。登上四楼,郝穴镇的全貌尽收眼底,是江陵城区的标志性景观。

郝穴滨江公园

郝穴滨江公园位于江陵县城郝穴镇龙渊村,占地面积达19.6万平方米。公园分为入口广场景区、江陵古文化景区、铁牛广场景区、抗战纪念园景区、自然生态林景区和江边观光休闲景区。主要景点包括镇安寺铁牛、郝穴抗战烈士纪念碑等。

《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

该碑位于荆江大堤706+560处,是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为范家堤闸建成而立的,俗称铜闸碑。后来由于长江河床的变化和大堤的增高,范家堤闸的排水功能丧失,被废弃。此碑对于研究荆江水文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

荆江的形成

在史前时期,荆江尚未形成明显的河床形态,荆江的北岸是云梦泽,南岸为洞庭湖,没有明显的天然分界线,一片浩瀚。那时的江流在今天的江陵县边缘进入古云梦泽,并以漫流的形式向东南倾注。周秦两汉时期,江水携带的泥沙在云梦泽长期沉积,形成了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并在洲上发育了分流水系。由于新构造运动和科氏力的影响,扇状分流水系的主流道逐渐迁移至三角洲的西南边缘,形成了江陵以下荆江的明显河床。下荆江地区仍处于湖沼阶段,洪水季节主流横穿湖沼区至城陵矶与洞庭湖水系汇合。魏晋时期,由于北岸水系分泄泥沙的结果,荆江三角洲在向东延伸的迅速向南扩张,迫使云梦泽主体向下游推移,从而使荆江摆脱漫流状态,逐步形成河床。至南北朝时期,荆江的形态已相当清晰,而监利东境的河段仍旧横穿云梦泽向东南方向漫流。唐宋时期,云梦泽完全解体,演变为若干星罗棋布的小湖沼,监利境内的荆江河床开始显现雏形。两宋时期,堤垸的兴起进一步促使荆江河床的形成,南北两岸形成九穴十三口。明清时期,荆江两岸的大规模修筑堤垸,使得统一的荆江河床形成,南北分流的穴口减少。清朝时期,荆江河床和南北两岸的形态最终定型,北岸的穴口被堵塞,南岸仅剩虎渡口和调弦口分流江水。1860年的大洪水导致藕池河马林工溃口,形成藕池河;1870年的特大洪水造成松滋黄家铺溃口,形成松滋河,标志着南江北沱的河势发生了变化。至此,荆南四口分流荆江洪水的格局基本形成。

九穴十三口

在宋代(960–1279年),荆江两岸的九穴与十三口系统被用来分流江水。九穴包括采穴、杨林穴、宋穴、调弦穴、獐卜穴、郝穴、小岳穴、里社穴和赤剥穴。十三口则有虎渡口、油河口、柳子口和罗堰口等。元明时期以后,随着江北穴口的陆续堵塞,荆北大堤逐渐形成了连通的结构,南岸仅剩下太平口和调弦口分流于洞庭湖。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藕池决口形成了新的藕池河,而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松滋决口则形成了松滋河,这些变迁使得荆江南岸的四口分流格局逐步确立。1958年,调弦口筑坝后断流,现如今,荆江的主要分流口仅剩松滋、太平和藕池三口。

从地理变化来看,荆江流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最初的荆江在史前时期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河床,北岸云梦泽的存在与南岸洞庭湖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整个区域呈现一片浩瀚的水域。江流在古云梦泽区域漫流,并逐渐向东南方向倾注。至周秦时期,由于泥沙沉积,形成了以江陵为顶点的三角洲。随着时间推移,新构造运动及科氏力作用使得分流水系的主流道迁移,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荆江河床。明清时期的堤垸建设,进一步稳固了河床的形成,使得荆江两岸的分流口减少,河流的形态得以最终定型。

沿着荆江流域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与人为活动对河流系统的影响。古代的洪水分流系统与近代的堤垸修筑共同塑造了今日的荆江面貌。每一段历史的变迁都记录了荆江的成长和变化,从而为我们今天的自然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希望我们能在保持生态平衡的进一步研究和改善河流管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荆江流域的历史是自然与人类活动交织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深刻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我们的河流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江陵县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每一处地名背后都隐藏着故事,每一条河流的变化都见证了时间的流逝。郝穴,这个与鹤相关的地方,既是自然奇观的体现,也是人文历史的结晶。未来,随着对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希望郝穴能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