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是什么节 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人都会干什么来庆祝
青岛大学的特聘教授董德英提到,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被称作“九九重阳”,象征着长久、长寿和尊贵的寓意,因此节日的主题常与辟邪和延寿相关。
重阳节的诸多传统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例如,菊花被誉为“延年客”和“延寿客”,古人相信饮用菊花酒能够延年益寿。重阳节还有登高远眺、品尝重阳糕等习惯。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因为“九”这一数字在古代被认为是阳数,因此“九九重阳”寓意着长久的美好。古代北方在此时秋收已近尾声,冬季将至,人们在这一天会观天象,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时,人们相信“九九”与“久久”同音,象征长久之意。重阳节正值秋天的尾声,适逢寒冬来临,人们不仅会通过祭天祈福,还会在此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重阳节的传统主题
重阳节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传说,这使得重阳节和登高的习俗得以广泛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的主题从最初的辟邪、驱灾,逐渐演变为更多的求吉和休闲娱乐。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丰富,节日的娱乐性和休闲性逐渐增加,反映了社会风尚的变化。
饮菊花酒的习俗
早在重阳节的起源时期,人们便开始饮用菊花酒以祈求长寿。农历九月正是晚秋时节,百草凋零,而菊花却在此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古人以菊花祝愿长寿,因此菊花被赋予了“延年客”和“延寿客”的美誉。
《西京杂记》中提到,汉代人们在重阳节会佩戴茱萸,食用蓬饵,并饮用菊花酒,这些习俗都是为了求得长寿。亲朋好友之间也会互赠菊花酒,以传递祝福。
重阳节的大小节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节的庆祝活动愈发丰富,包括登高宴饮、佩茱萸等。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提到:“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到了唐宋时期,重阳节逐渐演变为休闲娱乐的节日,百官们会有假期,皇帝会设宴招待群臣,士庶百姓也会登高宴饮。
宋代时期,重阳节有了“小重阳”的说法,指的是在重阳节后的第二天再举办宴赏。吕原明在《岁时杂记》中提到:“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
晒秋的习俗由来
重阳节的“晒秋”习俗被认为源自秋收后的尝新荐祖仪式。这一习俗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古人通过隆重的献祭尝新活动,来感谢丰收,并祈求平安无灾。
古时春秋祭是民间重要的仪式活动,至今,许多地方依然重视秋祭和尝新荐祖的活动,如北方地区在秋天会用新收的瓜果粮蔬进行祭祀。
重阳糕的制作工艺
重阳糕的起源可能与九月尝新荐祖的习俗有关。《西京杂记》提到,九月九日食用蓬饵,这种“饵”与“糕”本质上相同,都有秋祭和辟邪的含义。重阳糕用黏米制作,象征秋天的尝新。
到了宋代,重阳糕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配置更加讲究。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重阳糕上会插上小旗,加入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等食材,使其增添了许多民间祈愿和喜庆色彩。糕与高的谐音也寓意着吉祥,并且与重阳节的登高活动相结合。
登高的象征意义
重阳节登高的最初目的在于祓禳。秋天即将结束,人们会通过登高来告别自然、迎接冬天。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自然和人生的哲理,还寄托了对远离故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至今仍然广为传颂。
重阳节的登高不仅仅是避灾祈福,更具有思乡和祝寿的文化内涵。登高的“高”也象征着寿命的延长,而“九”与“久”的谐音更是体现了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其他有趣的习俗
重阳节还有佩茱萸、赏菊等习俗。佩茱萸在重阳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唐诗宋词中也有不少描写佩茱萸的诗句,例如孟浩然在《九日得新字》中提到的“茱萸正可佩”,这也反映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佩茱萸、赏茱萸和饮茱萸酒等习惯。
重阳节放风筝的由来
重阳节放风筝的传统据说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传说桓景在九月九日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时迷路,最后在鸽子的引导下找到了费长房。为了纪念这段故事,人们用纸糊的鸽子作为风筝,在登高时放飞,以祈求幸福和去除晦气。
《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在一些地方,重阳节放风筝时有时忌讳风筝断线,另一些地方则故意让风筝断线远飞,寓意去除不吉。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无论是饮菊花酒、登高远眺,还是晒秋、放风筝,这些习俗都在展现人们对健康、幸福和长寿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