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指的是 诗经的七月流火指的是
修改后的内容:
我最初对“大火星”的印象,源自中学语文老师在考前苦口婆心地提醒:“‘七月流火’的‘火’并非火星,而是大火星,意指天气渐凉。”
自此,“大火星”便与“七月转凉”紧紧相连,宛如悬挂天穹的一枚天然“温度计”。
事实上,《七月》诗中的描述并非凭空想象,大火星在历史上曾确然负载着衡量季节的重任。
据天文学家解释,大火星的学名是“心宿二”,属于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是一颗耀眼的红超巨星,能够释放出火红色的光芒,在附近恒星中显得格外瞩目。
古人认为,它是唯一一颗能够与同样夺目的火星相提并论的恒星,因此称其为“大火星”。
大火星与火的联系远不止此。
先秦典籍《尸子》载:“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辰星即大火星,可见古人相信,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灵感正是源于此星。
纵然大火星再红再亮,其光芒亦无法化为实火。燧人氏这份“格物致知”的精髓,在《中论》中得到了精辟的阐释:“燧人察时令而钻火。”故其观察大火星的目的是为了感知时序,把握取火和灭火的时机。如《周礼·夏官》所云:“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此处所说的“出火”,既指大火星自天边升起,也是人间重新点燃炉火的时刻——而这一时节,正是“寒食节”。
早在燧人氏时代,大火星的升落便与历法紧密相连。《尚书·尧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意指在白天较长时,大火星端正地处于南方天空,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来临。星辰运行比物候变化更为精准,故而古人学会了以大火星为信号,确定播种和收获的时机。
专门记录农事的历书《夏小正》载:“五月……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言下之意,在五月黄昏时看到大火星居于南天中央,正是播种黍米、大豆、糜子的时机。
实际上,《夏小正》通篇的记载都体现出“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气象,从星辰变化到鸟啼虫鸣,无不与“农事”相勾连,宛若今日乡村闲谈中的点点絮语。
回过头来再读《七月》,你会发现其字里行间皆是理所“师出有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何时事蚕桑,何时采野菜,何时收芦苇,何时备冬衣,何时筑场圃,何时收稻荷……一年到头的农事,都与时令物候紧密联系,一部农耕图景在诗句的娓娓道来中,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
受岁差影响,大火星出没的季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改变,如今“流火”的时日,已推迟到了阳历九月。
古人很快察觉到了这一点,故自汉代以降,人们逐渐弃用了大火星定季节的历法。“流火”作为初秋的象征,仍频繁出现在诗词歌赋之中。唐代刘言史有《立秋》云: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这一天的清晨,暑气退散,秋风初起。云天收敛夏日色彩,树叶沙沙作响,传达着秋的讯息。宋代周敦颐亦有《赞莲》吟诵“流火”: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按理说,唐宋时期,“流火”的时间已远过立秋,但诗人仍习惯性地沿用《诗经》中的说法,将“流火”视作七月天象。只此时的“火”,既非火星,亦非大火星,而是一种“诗中之火”了。
细细思量不无趣味,也许对于这些诗人而言,天上之“火”反不如书中之“火”来得亲切,正如当今我们,未曾亲眼见过火星和大火星,便已在课本和典籍中熟稔于心。
尽管纸上谈兵令人失望,但如果我们转换视角,在现代城市中,当璀璨的夜空逐渐暗淡时,我们仍能在诗歌中寻找那些被定格的闪烁星辰,这不是一种幸运吗?
或许,比星辰更恒久的,正是人类自己辉煌的文明。"七月流火"出自《诗经》。
来源 | 我们的太空
作者 | 靳舒馨
编辑 | 罗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