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提起山海关,世人首先想到的莫过于那绵延浩荡的长城。关于长城流传着一副著名的对联,出自中国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教授之手:

上联:穿越春秋、历经秦汉、及至辽金、直至元明,上下 spanning two thousand years。无数将领、士兵、官员、百姓,付出移山的毅力,修筑了这伟大的工程。坚韧不屈、聪明智慧、辛勤付出,为中华留下了丰碑般的国宝。

下联:跨越峻岭、横贯大漠、穿行草原、经越绝壁,纵横 spanning ten thousand miles。绵延的长龙烽火台、雄伟的关隘、亭障和烽火台,宛如玉带上的明珠,点缀出祖国壮美的河山。起伏盘旋、飞舞腾翔、遥望月宫,为世界增添了一道壮丽奇观。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崇山峻岭的长城气势

山海关不仅仅是一座关口,它是一个地域的总称,一个完整的军事建筑群。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关口并驻扎军队。由于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在山海之间修建了一道关口,因此得名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景区,位于山海关古城东部区域,包括镇东楼、瓮城、东罗城、天下第一关匾额、兵部司署等重要的景观,也是游人必经的打卡之地。大致的游览路线如下:

检票口--东罗城---瑞莲阁公园--瓮城城门----镇东门、通关文牒--广场--天下第一关城楼匾额--兵部司署--马道---镇东楼--原匾--古建筑复原图--瓮城--北:临闾楼、威远堂--南:牧营楼、靖边楼--原路返回或马道出口出去顺城墙过水门返回东罗城停车场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天下第一关遊客中心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东罗城南城墙

進入景区,首先进入的就是东罗城,“罗”字意指重複、重疊,即城外建城。它屬於山海關關城的外部防禦衛城。东羅城初建時主要作為關城的防禦堡壘,用於駐紮軍隊和儲存武器彈藥。有三個城門:東、南、北。後來南門和北門被封堵,只保留了東門--服遠門,城樓稱為服遠樓。服遠之意在於:讓遠方信服。也能看出古代城池取名的特殊含義,極有講究。

东羅城城內只有一條主要幹道,即東羅城大街,歷史上被稱為“兩京孔道”。因為闖關東必須走這條路,兩邊的街道中間的路就像孔洞一樣徐徐通過,故稱兩京(北京和盛京)孔道。

东羅城的文物價值在於:建造城牆所用的磚頭印有各種銘文。被稱為“山海關長城字模印文磚”,銘文中記錄了城磚的出處,為我們研究長城磚窯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同時磚上有銘文,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證了長城工程的品質。相當於哪個地方燒制的磚頭哪個地方負責,不是軍令狀的軍令狀。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絕“豆腐渣工程”。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东罗城城砖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东罗城內的瑞莲阁公园

進入东羅城,看到的這一片水系,就是瑞莲閣公園。公園的前身是東城牆的護城河,山海關政府於1999年根據《臨榆縣志》的記載重新修復的。頗有朱自清先生筆下荷塘月色的意境。

向前走我们進入的是瓮城。瓮城,是中国城防建設中最小的城池。是山海關關城外的最後一道防禦線。

山海關城东南西北門皆有瓮城,現僅存東門瓮城,南、西、北皆為月城(半月形城池),已不復存在。

瓮城雖小,但作用很重:一、對關城起到保護作用;登臨其上可環視四野,士卒昼夜注视城外动态,有警立即传报,敌人入侵靠近,可三面御敌于墙外,即使敌人進入瓮城,还有我们 关城的城门守護,作為第二道防線,四面環繞打擊敌人,制敌于瓮中捉鱉。二是从建築上看,城外瓮城回護,形程重城并守之勢,堅固、雄偉,充分表現了長城防御工程的特色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瓮城城门(“鬼門關”之前有日本人把守)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瓮城城墙

穿過瓮城,進入的就是我們山海關的鎮東門,我們所說的闖關東就是闖過鎮東門。在城門洞還有通關文牒處,古代的通關文牒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護照。它是古代通過關戍時拿的通行證,曾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从清末开始至今称为护照,我们现在称为出国护照,或者出境护照。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通關文牒

我們就來到了天下第一關的廣場,回頭看可以看到高大的城台和巍峨的天下第一關牌匾。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的整體可分為城樓和城台兩部分。城樓稱為箭樓,又叫做鎮東樓。歇山重簷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簷上,饰以形態各異的脊獸,造型美觀,妙趣橫生。

城台呈長方形

2、书法家完成牌匾悬挂,但发现“下”字遗漏了一点。京城官员已至西门,改写已来不及。书法家镇定自若,拿抹布蘸墨,随手一甩,“啪”留下一笔圆润之点,甚是神妙。

当为人小趣闻一笑,但原牌匾确实存在。现藏于天下第一关镇东楼内。随我一同去探访真迹吧!

来到天下第一关,切莫错过兵部分司署这一容易被忽略的景点。

兵部分司署于2004年依照《山海关古城文物保护规则》复建。紧邻署门处,有仪门、正堂、穿堂、中堂和东西配房,占地3100平方米。

明初建立山海关,这里成为军事重镇。明宣德九年(1434年),特设兵部分司署管理关城事务,是明代兵部唯一外派机构,具有重要军事政治价值。

从建立到明朝灭亡,共有90位主事在此任职。清朝改为山海路都司署。馆内陈设历史知识,例如《三十六计》、山海关军事布局图,以及历代兵部分司官员的事迹。值得一览。门口的雄狮,你知道如何区分公母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兵部分司署门前雄狮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兵部分司署正堂

漫步登上楼阁,映入眼帘的是马道----古代士兵骑马登城所行通道,可容十人并行、五马并骑。马道尽头便是镇东楼,即天下第一关城楼。城楼上东南北三面共设68个箭窗。个人认为箭窗的设定:红底白环黑把心,主要目的是:

  1. 防止飞鸟栖息
  2. 威慑敌军,似大炮
  3. 点缀城关,增强气势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马道,皇帝御驾时铺上红毯,亦称御道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镇东楼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箭窗

进入镇东楼,记得跨过高高的门槛,象征迈过人生坎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正是天下第一关的原匾。牌匾下方绘有山海关古建筑复原图,那是我们的“宝贝”,完整再现了山海关地区的全貌和地理位置。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山海关古建筑复原图

观看此图,请注意方向转变:我们常见的平面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此图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转换视角后,我们来探究山海关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列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是一套完整军事防御体系,包含:四门七城五虎镇东。

  • 四门:镇东门、望洋门、迎恩门、威远门
  • 五虎镇东:靖边楼、牧营楼、镇东楼、临闾楼、威远堂,五座城楼一字排开,威严壮观,如五虎注视东方
  • 七城池:关城中心,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宁海城、威远城,七城左右拱卫,互为犄角,形成绵延格局。

整个地形图宛如金凤展翅:长城似巨龙,山和海如两扇大门,而山海关如一把铁索,牢牢锁住两门。山有仙气、海藏龙脉、关隘险峻,山海关集三者于一体,似金凤展翅,似龙盘虎踞,既可攻又可守,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有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牧营楼

牧营楼与临闾楼同为镇东楼的配楼,明万历十二年建造,后废弃,1986年修葺竣工。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20个箭窗,易守难攻。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靖边楼

靖边楼,是关城的东南角楼,始建于明初,后经修葺,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毁于炮火之中,1986年修复竣工。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曲尺形,歇山式九脊重檐顶,上下两层相同,楼有箭窗56个,檐桁枋心,仿明式彩绘,庄重古朴。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临闾楼

临闾楼,山海关古称榆关,临闾关,明万历十二年,因见东罗城连接关城,虑有不测,特置楼设军,防御性建筑,1986年修复竣工。五脊歇山单檐顶,20个箭窗,弓手常备

长城导游词作文300字(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篇章)

年久失修,已无法找到威远堂的图片

威远堂,关城的东北角楼,与靖边楼互为辅助,遥遥相对。根据《山海关志》记载威远堂始建于明初。明初徐武宁建关时,欲于此建楼,与南角楼并峙。后因徐达进京未归工程中途停止。明嘉庆四十四年,主事孙应元在角楼基础上建立威远堂。后来丧失战略地位,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