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节日习俗与文化寓意)


端午节乃华夏传统佳节,佳节自当诗词相伴。古往今来,皓月当空,吟咏端午之诗词数不胜数,细细品读,恍如与古人共度盛宴。

余为读书人猫,酷爱诗词。

关注余之言,共赏四首端午诗文,历经岁月,端午依旧,人生滋味百般尝!这些诗词将带我们领略端午节的别样韵味。

第一篇,《竞渡诗》:流连汨罗思端午,楼阁观之机氛浓。鼓声隆隆似雷动,龙舟驰骋雪浪通。破浪飞腾人群欢,跃水争先鸟雀奔。传说龙神不可信,果不其然胜场尊。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卢肇之手。诗名明示,这是一首描绘端午赛龙舟的诗作。

今时今日,龙舟竞渡之景依旧盛行于各地。人们奋力划桨,你追我赶,盛况空前,为端午增添了万般生机,渲染了喜庆气氛。

而这首诗正是将唐代时节端午赛龙舟的场景娓娓道来。开篇两句引出作者对端午竞渡的赞叹之情。

而“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对比工稳、文采斐然,鼓声若雷霆震震,浪花似瑞雪纷飞,短短十四字便将龙舟健儿们争相夺魁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读者身临其境。

第五、六句以“冲波、鸟退”衬托龙舟比赛之迅疾,视野辽阔,以景衬人,展现了龙舟上健儿们英勇矫健的身姿,也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烘托。

末尾两句,健儿们勇夺桂冠,是对前四句的一个总结,将氛围推向高潮,同时也让读者的情感有了安稳的归宿。

读者的内心却又激荡难平,忍不住发出由衷的喝彩。可见,此诗在艺术表现上是颇有功力的,让人对于端午赛龙舟增添了许多向往。

第二篇,《五月五日》:屈子捐躯楚地悲,民众哀恸声声起。何苦遭逢谗言谤,只为击楫却蛟螭。生前遗恨未曾尽,死后踪迹杳难觅。沅湘碧水碧波荡,應能照彻千山峙。

此诗乃北宋诗人梅尧臣所作。端午节与屈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唐朝时期,许多人便认为端午正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

到了梅尧臣所处的北宋,他仍然对屈原充满了感慨。首两句讲述屈原沉江而亡,楚地百姓悲痛万分,再也无法见到他的容颜。

正是因为这哀痛,才有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才有包粽子的风俗。

《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随后,百姓又担心祭祀屈原的米会被蛟龙所盗,因此发明了粽子这种食物。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这两句说明,后人吃粽子的习俗,对于屈原本身的屈辱并无实质意义,不过是表达一种心意,驱赶蛟龙,献上一片心香。

沅湘之水绵延不绝,千年流淌,却始终无法洗净屈原生前的冤屈,却足以让后人警醒和感佩。

端午节的存在,不正是屈原伟大人格的影响力吗?碧血照千年,遗憾留人间。屈原之精神,仍然能够映照千山,足见屈原之屈与屈原之忠,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篇,《端午感兴》:西来扁舟恨难消,鱼龙寂寂暗潮谣。楚人至今乐儿戏,江上年年争锦标。

此诗出自南宋诗人文天祥之手。文天祥是一位著名爱国诗人,留下了《正气歌》的旷世之作,也留下了《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我们常说,诗词是具有生命力的,而生命力的来源,恰恰在于诗人真情实感的融入和激发。文天祥所处的南宋末期,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变革,更与元兵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

文天祥对于端午的感受,也没有欢乐,而是悲愤和压抑的。

首两句的意思是说,文天祥乘着从西边来的小船,家国之恨未消,因而觉得水中的鱼与波浪都十分寂寥。

面对国家破碎

其中一首古诗为《端午二首·其一》,作者为明代“后七子”代表诗人王世贞:

亦自酬佳节,何当病故侵。

彩丝从女竞,蒲酒赖妻斟。

时序他乡物,风尘倦客心。

放舟吾旧侣,应向越江浔。

端午节期间,王世贞因病而不免感到些许忧伤,但他仍遵循端午习俗,在女儿的协助下系上彩丝,在妻子的陪伴下饮用菖蒲酒。

根据《风俗通义》和《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节系彩丝寓意辟邪益寿,喝菖蒲酒可以祛病除瘟。

诗中流露出王世贞在身患疾病时的思乡之情和身处异乡的疲惫感,他希望能像范蠡那样归隐田园,过上闲适自由的生活。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人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古人在端午节时的喜怒哀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