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左右联区分(创意文字内容)


对联:一种中国的民俗文学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我国民俗文学中的一种形式,属于应用文体。其显著特征是上下联的对仗,包含四方面的要求:

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一致。
词性相称: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典故对典故,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等等。
句型相同: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如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该是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应该是动宾结构,且语句节奏也要相同。
平仄相对:古人作诗词讲究平仄,对联继承了这一传统。对联应以古汉语四声为标准(平、上、去、入), 上下联的平仄交替,形成节奏和音乐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联的创作中,也有一些变通手法,如自对、借对、意对、蹉对等。这些创作方法表面上似乎并不遵守对联基本格律,但本质上是对基本格律的补充与变化,这也是允许的。

对联书写的形式

对联书法作品一般呈现竖写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两张“条幅”式:左右两边张贴或悬挂竖幅,上下各一行,字数较少则短至四五言,较多则长至十多言。
单张“中堂”式:整张宣纸书写,通常长宽比为2:1,上下两行书写,字数较少,常见于居室等。
“龙门”式:文字较多,上下联至少两行,上联自右向左排列,下联自左向右排列,按向相隔,形如双扇门。
“琴对”式:联文居于条幅上部,款文置于联文之下,形状似古琴,字数较少,一般四五言居多。

古迹上的对联

古迹上的对联往往反映了所在地的文化底蕴。例如:

泉州状元街:

——

欧阳之后六人亚魁帝榜;  (南宋祝穆/撰)曾公以来四相辅治龙池。  (丁丑清和二月刘炳森/书)

龙跳天门帝卧凤阁; 桂生高岭莲出绿波。 (庄佼元)

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升气运;  (朱熹/撰)文笔盖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清紫蔡罗钟间气;蒙存浅达有遗书。

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