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小寒又一年顺口溜,寒冬暖心逆风飞


今年是个丰年,稻谷飘香成米熟。

一提到二十四节气,就不得不想想那首小学学习的,至今小伙伴们还耳熟能详的节气歌。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二十四节气歌》

短短二十八个字,不仅记载着农夫的辛勤,还体现出一年的气温变化、降水情况。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耳熟能详的节气歌,他们只“唱”了一半。相较于朗朗上口的前半段,节气歌的后半段鲜为人知。

节气歌的后半段究竟说了什么?五千年前的古人又是如何准确的判断出二十四个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不要着急,先让我们站在古人仰望星空的视角,一同领略老祖宗与天地万物感应的智慧,答案就在其中。

Part. 1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无关诗意,而感天意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中华民族作为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追溯二十四节气的来源,便可体悟古人仰望星空这一朴素举止所蕴含的精神意蕴。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的位置变化来制定,即一年中斗转星移,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示意图,依次为摇光(Alkaid),开阳(Mizar),玉衡(Alioth),天权(Megrez),天玑(Phecda),天璇(Merak),天枢(Dubhe)(图片来源:NASA)

古人也将洞悉到的自然奥秘凝练在历代相传的历法之中。所谓历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制订出计量时间的方法。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就将二十四节气订为一种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它的诞生与我国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应天地之运,顺四时之气”的生存智慧。《齐民要术》有言:“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里的“天时”,是指太阳的活动,它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人通过二十四节气能够清楚地了解一年中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把握农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比如清明之际,万物洁净清嘉而生机抒发,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而芒种亦有“忙种”之意,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农民们要采收留种,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

齐白石《农耕图》(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二十四节气中的“两分、两至” —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最早是通过我国周朝和春秋时期的“土圭”测影法来测定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土圭建筑,现仍保管在河南省登封县的告成镇。

由于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变化,土圭测影利用直立的杆子,通过观察其正午时影子的长短来判断节气。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子的影子最短,这一天就定为夏至;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子的影子最长,这一天就定为冬至。春分和秋分的影子长短相同,都是两至时影子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

土圭模型图(左图)和土圭测影原理说明图(右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即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上移动的度数来划分。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个节气相当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达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15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按现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标准推算,每个月都会有两个节气。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运动,而阳历(又称公历)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所制定的历法,因此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

说到这,便可向大伙儿公布节气歌的后四句:“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后四句说的就是上半年的节气多集中于每月的六日和二十一日附近,下半年则多集中于八日和二十三日前后,节气在公历中的时间相对固定,最多相差不超过一两天。节气歌的前四句一一细数这些充满诗意的节气名称,后四句直白明了地道出了节气们的“生辰八字”,雅俗一体,实乃中国历史文化精神中的一脉清音。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二十四个节气是古人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星辰的感知,它具有鲜活的时空感,穿越千年向我们娓娓道来四时更替的自然秩序。

Part. 2

立秋非“秋”,白露不“白”

小寒胜大寒,节气有偏差?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靠天吃饭”的农耕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节气歌短小凝练,若对它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往往容易贻笑大方。在此不妨与大家分享几条关于节气的“冷知识”,在了解其中趣味的还可以一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庸含蓄之实。

立秋非“秋”:立秋到了,但不代表着酷暑夏日结束,凉爽秋日就此到来。通常人们口中所说的秋天,更指向于气候季节上的秋天。而气候季节上的秋天的划分根据是“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要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才算是真正的秋天时节。我国幅员辽阔,立秋之际除了我国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外,大部分地区温度仍然较高,南方更要面临“秋老虎”的袭击。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都下降至秋天的标准,立秋也早已过去多日了。正因为“入秋”的不同步,才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姗姗来迟。

2020年全国入秋进程图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白露不“白”:“蒹葭苍苍,白露为

小寒与大寒的比较: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但在民间有句谚语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这句话仿佛对节气的顺序提出了质疑。其实无法绝对地说小寒比大寒冷,因为这与地域的南北差异有关。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小寒确实更冷,而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大寒反而更冷。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大多数情况下小寒比大寒寒冷,这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合常理。有人认为,古人将大寒之后的迅速转为春天的现象称为大寒,这正好体现了“物极必反”的思想。

全国一些省会级城市小寒大寒温度对比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节气存在偏差: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二十四节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反映了对生产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气候特征。尽管如此,这些节气歌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地区。正如前文所述,黄河流域是节气歌的起源地,因此歌所反映的是当地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以及适宜开展农事活动的时间。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这些歌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古人智慧之处在于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不同地区节气及相关农事活动的经验,比如在安徽省的江南流域,“秋分种麦田”对江南流域的农作物生长而言是适宜的,而在安徽北部,“寒露种麦正当时”就比较合适。

Part. 3

气候变暖,节气歌也随之更新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节气歌似乎已经不太适用了。原有的歌词不再与气候变化相符,比如在过去,立春节气后花开雪融,如今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景象可能在立春节气到来之前就出现了。

全球变暖,春天到来更早了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面对“节气歌”与当今气候越来越不相宜的境况,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钱诚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关注天文节气和气候特征之间的差异时,提出了新的概念——“气象二十四节气”。他们以某个地区每个节气的气候平均温度为基础,计算出每个节气的气温阈值,并以此来确定每年的“气象二十四节气”日期。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家乡需要气温达到零度以上才能看到花开雪融的春天景象,那么冬天到春天之间气温到达这一标准的日子就可以作为“气象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钱诚等人(2011)通过全国平均地表温度确认的气象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和对应的温度阈值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智慧,它的长盛不衰不仅来自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源于后人对其的深思和感悟。于2016年,二十四节气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华民族创造力和文化价值的认可和赞赏,也让中国古代经典天文学在世界上得以熠熠生辉。

节气歌虽然起源于农务,但它传达的是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我们每个人也是自己人生的耕耘者,当节气流转时光时,顺应自然的规律,适时栽种希望,经营生活,静待美好的结果。

来源:中国科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