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的分类四种(室内、户外、厨房、垃圾分类)


两会上的热门议题,通常会涉及到民众的生活。但是要找到一个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且不可避免的议题,那垃圾分类就是首选。

上海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试验,现在是时候“动真格”地推行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上海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而提交审议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目的是用法律的方式为垃圾分类设定明确的制度框架。

现在,“要不要进行垃圾分类”早已有了明确的共识,问题在于这项越来越多人知晓的“新时尚”是否能如期落实、得到普遍支持。而这显然比过去的“禁燃令”、“禁烟令”、“限塑令”甚至交通大整治难度更大。

在一个特别安排的审议时间里,许多代表们回忆起上海曾经推动过的这些革新。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今提供一定的启示。以“禁燃令”为例,其中成功的部分在于充分而高效的社会动员——烟花爆竹曾是许多人过年时的必备品,当“禁燃令”推出之初,引起了一些争议和反对声音。但经过了几个春节的社会动员,特别是在基层加强了监督之网之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改变了。

这种社会动员不仅仅靠“人海战术”或“空口号”,背后需要有制度支持,尤其是清晰的罚则;而仅仅通过罚款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从源头上针对供给进行控制,并借助市场力量来改变“需求侧”的习惯。

这样的多管齐下,慢慢也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解决复杂的问题,“闭环”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环环相扣,问题才不会出现新的难题,或者是提前失效;很多时候,一个环节的公允性和执行的到位程度,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信心,进而影响整体。

这需要首先用一种系统化的视角来看,看到烟花爆竹或垃圾桶背后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这正是许多民生和社会治理问题的特点之一,而垃圾分类可以说是典型中的典型。任何一个环节,从源头到末端,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人到政府,都需要封堵一切可能的漏洞,然后争取共识,实现合力。

上海的垃圾分类试验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这些年,不少街镇社区都有过不同方式的尝试,特别是去年至今,全面推行分类的工作蒸蒸日上,有的效果明显,有的则未达到预期,引起了不同的讨论。

争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相关各方总是各执一词的话,形成不了持久的效果。现在要做的,其实是把各个环节的责任和问题辨析清楚,看看应当形成的“闭环”中,哪个环节还没有“闭”上,哪些释放的信号还不够清晰,哪些又不够顺畅、容易导致争议。

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划定法治框架,是为了形成闭环。但正如许多代表所言,一部“良法”,必须通过有效执行来实现“善治”,才能充分发挥立法的作用。

而顺畅执行的前提是增进共识,尽可能消除模糊地带、改变不合时宜的观念、寻找科学高效的方法。

立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后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例如,很多人询问,法规规定是“四分法”,但是在街头的公共垃圾箱里只有“两分”,这种客观标准不一会不会导致市民对分类的困惑,变相地鼓励“两分”呢?这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

香蕉皮和橘子皮应该如何处理?宠物粪便又该如何处理?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都很重要,需要清晰明确的答案。从源头到后端的关系,后端如何一以贯之,来保护前端的热情和信心?是否能引入更多市场机制来解决一些单靠行政推动效果不理想的环节?……

这些都是“闭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细致入微的梳理、解答和实践。可以相信,只有形成了“闭环”,用具体行动来诠释制度,通过制度来保护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耐心,垃圾分类这样的复杂问题,总有一天会迎刃而解。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