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春节吃年糕的来历,因为什么)


过年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这一节日佳肴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时还有一种食物也同样不可或缺,那就是年糕,不难想象为何"年糕"与春节有着紧密的关联。

春节吃年糕在我国南方相对较流行。"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除了品尝新食物外,也是为了寓意"年年高升"。正如清末一首讲述年糕寓意的诗所说:"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年稔。"新年吃年糕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关于年糕的起源,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命令伍子胥建造阖闾城。阖闾城建成后,吴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各族人民聚集城中。伍子胥并不开心,他对部将说:"若我去世后,如果吴国遭到困扰,人民陷于饥饿,你们可以在东门下挖土几尺,以解人们的饥饿之忧。"

后来,伍子胥的确因诬陷而死,越国乘机发动战争,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众人突然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话。于是,伍子胥的部将率领民众在城墙下挖掘,挖了三四尺深后,竟然发现基砖是由糯米做成的。众人欣喜若狂,清洗之后蒸食,解除了饥荒。随后,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在备荒方面的贡献,每年过年都会蒸制年糕以示纪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食用年糕的习俗各不相同,年糕的品种多种多样。北方年糕分为广式和苏式两大风味。广式年糕以糯米粉、冰糖、食用油、瓜子和竹叶为原料,金黄色、口感软糯,带有竹子的清香。苏州年糕的特点是色泽鲜艳美观,肥美而有粘性,吃起来不会觉得腻。

除了喜欢吃甜年糕外,一些地区还喜欢吃咸年糕。若以南瓜丝、萝卜丝为原料加入糯米浆中蒸熟,则制成了咸年糕。咸年糕吃起来独特美味,在湖北、湖南、江西、海南等地,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开始制作年糕,年糕也成为春节重要的食品和礼品。

春节饮食活动的高潮就是吃团圆饭,在民间,人们对于吃团圆饭非常看重,即便是在外地的游子,除非无法前往,都会努力赶回家吃一顿年夜饭。甚至不得已不能回家过年的家人,也会摆上一套餐具,以表示团圆。

吃团圆饭的习俗在晋代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当时的除夕之夜,人们会举办丰盛的筵席,辞旧迎新。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说道:"除夕夜,家人们都会参加盛大的宴会,家中老小齐聚,讲各种吉祥话语,称之为‘年夜饭’,谓之‘合家欢’。"

所谓的"年夜饭"顾名思义,它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准备充分、食材丰富、佳肴精美,是平常饮食所无法比拟的。"年夜饭"的安排正好在辞旧迎新之际,涉及着来年的生活境况,无论是菜肴的安排,还是人们就餐时的言谈举止,都必须非常讲究。

例如,在菜肴的安排上,数量要成双,不能出现单数,最好能包含一定寓意的数字。比如有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十二道菜,寓意"月月都开心";十八道菜,寓意"要得发,不离八"的吉祥寓意。在江汉平原地区,除夕夜的"年夜饭"必须有一道金鱼,称为"年鱼",意味着"年年余顺利"。年鱼的鱼头和鱼尾是不可食用的,因为有"有头有尾"之说,寓意来年诸事开头和结束顺利。

在广东、香港等地,年夜饭上的发财菜颇受欢迎。因为"发财"与发菜谐音,擅长做生意的广东人和香港人总是在年宴上食用发菜,以期来年大发利市。年夜饭上至少会有一道或两道寓意吉祥的佳肴,以表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