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楷书教程 颜真卿勤礼碑入门教程
一、《颜勤礼碑》的内在气质诠释
颜体的气质主要体现为:
1. 庄重正气,这是颜体最为显著的气质特点。
2. 雄浑饱满,颜体一改唐初书法以瘦劲内敛为主的风格,展现出厚重、外拓有力的形态,字形呈现出左右外胀的视觉效果。
3. 充满活力,主要体现在:
(1) 用笔:颜体的笔划浑厚,笔力贯穿始终,无论是粗细,都要有气力贯穿其中。不仅仅是运笔中间,即便是在笔划末端出锋处,也不可轻率地用手腕、手指扫出,而是要确保每一笔都力送至末梢。
(2) 结构:不仅仅是笔划的布置,就连空白之处也要布白匀称,想象其中有大气充盈之感,以此营造出空间感。避免使任何一处显得狭窄拘紧。这正是古人所追求的“写黑”与“写白”相结合的精髓。
二、《颜勤礼碑》的笔法详解
在临摹毛笔时,可以选择狼毫、兼毫或羊毫,而且笔不宜过小。起初可以使用元书纸或毛边纸等表面毛糙、有渗水性的手工纸。格子大小以8至12厘米为宜。随着练习的深入,可逐渐尝试使用宣纸以提高适应能力。
1、横画
右尖横:以斜切笔法起始,向右略带斜度逐渐提细至尖端,需控制好速度,确保力送到尖端。如“直”字的第一个横画或“日”字中间的横画。
左尖横:轻触纸面后向右逐渐加重运笔,不可起始就向右快速扫过,以免日后行草书写中露出尖端。最后需逆势收笔,如“左”字的横画及“行”字的横画。
长横的两种写法:一种先写粗细适中的右尖横,中间略细,后面再略粗,结尾逆锋收笔。如“一”字的横画。
另一种长横则是一直提细至最后加重逆势收笔。
2、竖画
悬针竖:起始以斜切笔法向下略加粗,至三分之二处逐渐提细至尖端,尖端处需保持力度不可虚飘。
垂露竖:斜切后向下行进,中间略向左涨,结尾处提笔向右下再逆势收笔。如“依”字的左竖或“馆”、“官”字的左竖。
3、撇画
短撇:以斜切笔法向左下方慢慢提细运行,确保力送到尖端。
长撇:斜切后向左下送至笔尖,因笔划较长需格外注意控制力度。
柳叶撇:先以尖起笔后向左下行进时略,最后再提细。
竖撇:起始以斜切后竖直行进,当与捺交叉时需注意交叉前应直行,交叉后再向左下撇出,如“史”字。
4、捺画
斜捺的起笔有细起和粗起、直下和先下后上再转弯行笔两种写法;收笔则有缺口和无缺口两种变化。颜真卿当年用硬毫毛笔书写时留下的自然缺口是现今我们用软毫仿写的关键。在实际书写中需要特别注意先按下后弹起产生缺口或在右方提笔向右平出的技巧。
5、钩法
颜字的钩画独具特色,无论是缺口还是无缺口的钩法都需在结尾处按后微提回锋钩出并确保力至尖端。
宝盖钩的写法与短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