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的意思 神游和发呆一样吗
对于一些孩子,他们在课堂或完成作业时显得坐立不安,小动作频发。他们不时地摇动椅子,或是频繁离开座位,寻找各种琐事以分散注意力。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是调皮捣蛋。
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被称为感统失调的现象。当孩子长时间坐在椅子上时,如果缺乏足够的运动刺激,他们的大脑可能会变得不够活跃。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驾驶后,驾驶员需要休息一样,孩子们在需要集中注意力学习时,会通过摇动椅子或活动身体来刺激大脑,以重新激活其功能。
实际上,这类孩子的大脑并非过于兴奋,反而是兴奋度不足。他们的阈值通常偏高,导致外界的感觉信息难以有效传入大脑。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大脑的刺激不足和兴奋度下降。
当大脑的兴奋度降低时,有效的脑细胞活动会减少或活跃度会降低。孩子们会通过进行各种小动作来对抗这种兴奋不足的感觉。有时,他们也可能选择放空自己,陷入神游发呆的状态。
通常情况下,这类好动孩子的前庭觉发育可能不够完善。这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发展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第一种训练:以动制动。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运动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随意奔跑,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那些身体总是晃动的孩子,我们可以重点训练他们的静态平衡能力。例如,玩单脚站立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对于喜欢旋转的孩子,他们实际上在寻求前庭觉的旋转刺激。我们可以与他们一起玩一些旋转类游戏,如侧身翻、翻跟头等。
而那些喜欢加速跑或突然停止的孩子,他们正在寻找加减速的前庭刺激。我们可以带他们玩秋千、滑梯和蹦床等运动来刺激前庭觉。
我们还需要结合静态的视觉和听觉专注力训练,做到动静结合。
例如,“听词语拍手”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听觉注意力。还有“正听反说”等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种训练:视觉专注力的锻炼。我们可以与孩子玩舒尔特方格游戏、找不同游戏、走迷宫等游戏来锻炼他们的视觉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这些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刺激前庭觉的发育,从而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建议家长先带孩子进行感统测评,然后由专业老师给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前庭失调的孩子除了好动外,还可能表现出多种问题,如语言发展滞后、思维逻辑不佳、平衡感差、眼神无法对视、社交障碍、学习困难等。
感统失调的问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如果不及时关注并开展训练,孩子在学龄期甚至成年后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学业、生活及社交挑战。